光学望远镜是观测研究行星、恒星、星系等天体的重要设备,是云南天文台开展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必备仪器,是建设综合性天文台的重要基础。早在1974年6月,云南天文台就开始酝酿向国外订购一台1米口径光学望远镜,但直到1979年初,这台望远镜才终于从东德运抵云南天文台开始安装。这台望远镜是当时云南天文台最有显示度的设备,也是当时国内最大口径的光学望远镜。
1米光学望远镜是我国最早建成的夜天文观测设备之一。该望远镜是民主德国蔡司工厂的产品,主镜是偏离抛物面的双曲面,口径为1016毫米,具有优质的成像质量,较高的分辨率,良好的指向和跟踪精度。作为我国南方天文观测的重要设备之一,1米光学望远镜一直为我国天文学观测做出了重要贡献。特别是在80年代,无论是在星系宇宙学的研究还是在恒星和太阳系天体的研究方面,它都为我国天文学工作者提供了强有力的观测支持。在1988年以前,我国光学天文观测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由这台望远镜所完成的,可谓功勋显著。
云南天文台的1米光学望远镜还是我国最早使用CCD系统的观测设备。CCD(Charge-coupledDevice),是一种半导体器件,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。在使用CCD以前,天文学家都是使用感光胶片来拍摄星像的。早在1984年,1米望远镜就配备了我国第一台320×512(像素)的CCD天文接收系统,以后逐步升级为1024×1024(像素)的CCD系统和2048×2048(像素)的CCD接收系统,观测能力越来越强大,望远镜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。
近年来,1米光学望远镜还在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、国家973项目、院创新工程课题及云南省基金项目等重要的研究课题。每年平均约有超过50个课题使用一米望远镜及其附属设备进行观测研究,领域涉及恒星、变星、星团、星系、高能致密天体、活动星系核、太阳系内行星系统的研究以及高分辨成像技术、高精度位置测量等的研究。从投入使用至今,用其观测数据发表的文章已有几百篇,在最近两次的全国望远镜评估中,科研产出名列前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