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里装修需要铺贴瓷砖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,如果验收的时候出现瓷砖空鼓的现象还是非常不好的,那么瓷砖空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我们该如何预防瓷砖空鼓?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!
什么是瓷砖空鼓?
瓷砖空鼓指的是瓷砖在铺贴完成并且铺贴材料正常凝固以后,出现了瓷砖背面与铺贴材料出现分离的情况。瓷砖空鼓多数时候是在四个角中的一个或者多个,慢慢的瓷砖就会产生脱落,起拱、破裂等现象。
瓷砖空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
1、粘贴材料出现质量问题
如果瓷砖的粘贴材料都出现了问题,那铺完瓷砖会空鼓是毋庸置疑了,比较常见的是使用了劣质的瓷砖胶,或者是在瓷砖胶中添加了水泥等其他物质,导致后期出现瓷砖空鼓掉落等现象。
2、瓷砖背部的脱模剂没有处理好
很多瓷砖在出厂前都会在背部做一层脱模剂,相当于隔离层,而有些工人不熟悉的话就直接贴了,殊不知这层脱模剂会使瓷砖背部与粘接材料粘贴不够,造成瓷砖与粘接材料分离,然后出现空鼓现象。
3、粘接材料凝固时间不够
有可能是受温度以及湿度的影响,一般来说瓷砖铺完后要等三四天,但是如果温度比较低的话,起码需要一周以上,如果没注意时间的话,材料的凝固时间不够,就会产生空鼓,可以再等几天再去检查。
预防瓷砖空鼓的措施有哪些
1、保证铺贴材料都是合格的
我们在铺贴瓷砖之前,要先检查瓷砖胶的质量有没有出现问题,我们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瓷砖胶,这样质量才能得到保证,万一出现售后问题也能第一时间给您处理。
2、瓷砖背部是否有脱模剂
其实要辨别瓷砖背部是否有脱模剂非常的简单,脱模剂既然是一层膜,我们只需要将瓷砖转过来,往上面浇上一些水,如果发现这些水是呈水珠状态滑下,而且瓷砖背部没有任何的渗透的话,就证明是有脱模剂的。如果有的话,我们需要购买专业的瓷砖背部脱模剂溶剂,来清除掉这一层脱模剂,或者用打磨的方法,将瓷砖的背部打磨一遍打掉这层脱模剂,但是这样无疑是比较费事的。
3、观察室内温度
要知道水泥砂浆的凝固时间是随着温度而变化的,如果是春秋季节铺完瓷砖,一般只需要三四天的凝固时间,如果是炎热的夏天,则只需要两三天就能干透,但若是冬天温度比较低的话,可能要一周以上了,这些都需要经验比较丰富的工长来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