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 常识 > 

公职人员养老金并轨将意味着什么?

时间:2024-07-31 13:30:12

随着老龄化的越来越严峻,养老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,尤其是从2024年10月份起,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迎来并轨,再一次引起广泛热议。


之前,因为各地发展的程度不同,不同地区不同岗位退休人员薪资差距在逐渐拉大,这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层。


比如,对农村地区来说,一个月保底有100多块的养老金,而对于一名普通的农村初中退休教师来说,则退休金每月有五千之多。


为解决养老差距过于悬殊,早在2015年就发布了《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》,并将过渡期设置为10年。


也就是说,十年之期即将到来,养老金并轨将正式实施,机关事业单位不再实行原来的退休制度,比如工作年限满35年的,公务员退休后,不再按照原岗位和薪级工资之和的90%发放。


回到大家最关心的问题,双轨制合并后,对公职人员有什么影响,待遇会不会被大幅度缩水,自己的养老金会不会被统筹使用了呢?目前看来,完全不会!


一、只是计算方式不同。


对于大多数职工来说,基本上都有30年的工作经验,可不管是多少年工龄,都不会少于15年,只要满足了基本条件,那无非就是换了一种计算方式。


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,只要知道自己养老金在数值上没少就行,这计算过程具体有多么复杂,完全不必理会。事实上也感受不到这样变化。


二、养老金年年往上涨。


这九年的时间,养老金已经迎来了十九次上调,虽然每次上涨的幅度不高,但是能上涨就是好事,目前看来,养老上涨是一种惯例,应该是要抵消通胀。


退休人员主要收入来源靠退休金,其中很多领导退休也是老百姓,一定级别的领导是很在意,也知道如何在意才有效。


四、过渡时期不降反增。


从目前的过渡期看,改革后养老金并没有减少,反而是有所增加的,改革的目标是为了统一计算方式,进行统一支付渠道,但并不是说,公职人员在养老金这块会失去优势,差距是允许存在的。


五、职业年金能够兜底。


职业年金只针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在编在职工作人员,其他民营企业员工并没有要求强制缴纳,在这一块也是存在差距的。


新方案相对于旧方案有一定的优势,之所以会这一现象的产生,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职业年金的增加所决定的。这也是正确的一个导向,好的私企不会吝啬这个钱。


六、改革初衷不能偏离。


每一次的养老金改革都旨在更好地服务老百姓,这一次也不例外。不管是体制内外,每个人的养老金都会有所增加。


养老金并轨后,既体现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,又体现工作人员之间贡献大小差别,显然,公职人员是属于对国家有贡献的人,要相信国家。

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努恩百科 鲁ICP备2024098689号-3